联系方式   |加入收藏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组织架构
    • 经营理念
  • 信息中心
    • 关于私募
    • 新三板股权投资
    • 市场资讯
  • 产品中心
    • 产品系列
    • 产品公告
  • 服务范围
    • 私募股权基金
    • 股权投资
    • 定向投资
  • 联系我们
    • 联系方式
    • 工作机会
  • 常见问题

市场资讯

首页 >> 市场资讯

  • 新三板将承载更多优质成长型企业

        在日前举办的2017年新三板盛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2018年是新三板制度改革的较好时机,随着制度的逐渐完善,新三板市场能够承载更多优质成长型企业。目前新三板企业已逾万家,其中有很多优质企业,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挂牌企业应该收敛浮躁,勤练“内功”。

    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2018年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板块内各主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张昕帆表示,新三板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完全按照主板的模式运作,否则便失去了其价值,很多新三板企业成长空间很大。

        张昕帆表示,新三板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专业研究人员通过调研,“可以赚研究产生价值的钱”。市场“低迷”催生政策出台的急迫性,也意味着发展空间巨大。2018年将是新三板制度改革的较好时机。

        中金公司做市业务负责人谭汉豪表示,根据清科的数据,2017年1月-10月,中国的PE、VC市场共成立了3400家基金,总募资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人民币基金3300多只,募资1.5万亿,美元基金不到80只。

        谭汉豪表示,A股IPO的常态化加速优质企业上市进程。从目前情况看,经营较大波动的互联网公司等不适合在A股上市。谭汉豪透露,明年将有几家知名互联网优质企业在香港上市。应积极建设新三板市场,将其发展成能承载更多优质成长型企业的市场。

        不少投资人士表示,看好2018年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机会。目前新三板企业逾万家,其中有很多优秀企业,且资金较为充足。挂牌企业要把握并购机会,金融机构则应把握创新服务机会。

    政策有望加快落地

        对于相关政策的落实,多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新三板市场可能处于政策酝酿、孵化到推出的阶段。新三板市场分层、交易差异化制度供给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分层精细化以后,很多差异化的制度才能有针对性地推出。2018年,市场整体不会特别火爆,但会越来越好。

        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表示,新三板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分层政策的本质是区分交易制度;解决三类股东问题对新三板企业而言远远不够,需要解决交易问题;大宗交易制度推出以后,大宗交易量或远超过盘内交易量;竞价交易将压缩交易价格空间。

        有业内人士表示,“不连续竞价”明年很难落实,系统测试并不代表政策将落地。新三板市场以协议转让为主,协议转让导致交易价格虚高;若推出不连续竞价政策,新三板企业估值将向一级市场靠拢;同时,协议转让是场外市场标志性的转让方式,取消该转让方式并且推出大宗交易,不符合股转公司的定位。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扩大创新层的政策很有必要。目前基础层中存在很多优质企业,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并为其对接资源。

        先驱资本董事长兼总经理彭和平表示,因为新三板市场承载着经济转型升级与金融体制改革的需求,看好新三板未来的发展。在11600多家新三板公司中,真融到资的只有2-3成,没有融资的公司进入发展瓶颈。2018年新三板相关的体制改革或将推进,并进一步改善板块流动性。

    企业应勤练“内功”

        对于当前形势下挂牌企业的应对策略,兴华会计事务所合伙人王道仁表示,坚定看好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挂牌企业在经历市场洗礼之后,部分企业发展目标更明确,但也有不少企业较为浮躁。“很多企业一进入创新层或快要进创新层就表示要IPO。在我的六七十个客户中,十几个想IPO。事实上,真正具备IPO资格公司较少。”王道仁称,挂牌企业应当认清自己公司的所在发展阶段,及时调整状态。

         和君资本合伙人曾乔表示,近两年来新三板市场进入调整期,新三板企业应该借此机会,更好地思考自身问题,包括所处行业发展环境、业务经营问题、战略落地方式等。

        “企业挂牌新三板,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融资,而是完成企业的顶层设计,通过人才、管理等,并升级商业模式,增强资源获取能力。”曾乔认为,新三板并不是简单的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投融资对接只是新三板的一个环节。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企业既要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也要解决自身的认识问题。一方面,让更多的服务机构和资本关注挂牌企业,但企业内部更需要勤练“内功”。

关于摩根

公司介绍 组织架构 经营理念

信息中心

关于私募 新三板股权投资 市场资讯

产品中心

产品系列 产品公告

服务范围

  • 私募股权基金
  • 股权投资
  • 定向投资
  •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工作机会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北京摩根盛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67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