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层准备IPO企业增至112家
目前新三板分层后,各市场参与主体对市场前景存在一定分歧,尤其是部分挂牌企业纷纷公告IPO辅导计划。据广证恒生统计,截至7月24日,新三板企业中宣布了上市辅导计划的共有213家企业,其中仅6月份就有57家,7月份有11家企业宣布上市辅导计划。在公布上市计划的213家新三板企业中,有112家为创新层企业,占所有创新层企业的11.75%。
新三板7月份成交量较6月大幅下跌
据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布的数据,截至7月26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数达7861家,其中,创新层953家,基础层6908家,大大超过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量。
但是,新三板的交易量在7月份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7月第一周(4日-8日),新三板市场交易降至28.48亿元,第二周(11日-15日)这一数据再下滑至25.57亿元,第三周(18日-22日)交易量为25.95亿元。而本周两个交易日的交易量分别是5.69亿元和5.96亿元。平均来看,日均交易额在5亿元-6亿元之间,相较一个月前,新三板市场的日均成交量区间6亿元-8亿元,减少两成以上。值得关注的是,7月15日新三板单日成交额仅为3.94亿元,为2016年以来第二低的数值。
新三板改变整个投资生态链条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隋强认为,目前新三板市场还十分年轻,很有活力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够成熟、制度功能不够完善的问题,应当理性客观、系统辩证地将新三板发展态势放到一个更长的周期内去看待和理解。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投资机构所投的企业要想进入资本市场,90%要通过新三板,这是任何一家天使投资机构和早期创投都要面对的问题;而对于后期做PE、做IPO、做并购重组很多标的或很多项目来源也将来自于新三板,这是无法回避的。
管理新三板更注重质量而非流动性
对于目前解决流动性的方案,降低投资者的门槛、做市商的扩融、竞价交易等等都是可能性的方法。其中,引入公募基金的“活水”被业界定性为最为期待的试点举措。
但在机构投资者看来,即便未来更多“活水”引入新三板,但依然存在两极分化局面,“对于优质的挂牌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看重公司的基本面等质地,机构投资人对市场流动性放在次要的位置。
新三板并购生态渐变
近年来,基于自身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战略布局的考虑,不少上市公司开始将眼光集中到新三板市场,寻找合适的并购标的。同时,上市公司参股新三板企业、子公司申请挂牌新三板市场的情况也日益增多。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并购重组市场逐渐火热以及分层制度的实施,新三板市场尤其是创新层企业正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标的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