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慨的一件事情是,可以非常坦诚直接地说,我的高净值人群的朋友,对于资产管理和如何让自己不断地稳固自己的财产,甚至是做未来的类似于国外的family office(家庭策划),相对全球的高净值人群来说,是相当地初级的,甚至是天真。所以,今天我也根据我个人的投资经验以及在全球交的投资界朋友做一些经验分享。
如何管理资产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我们从国外的家族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不仅是三代,而且是十代,甚至是30代的都有。那么这些家族是怎么保持资产管理,让富可以过三代,甚至是30代呢?我觉得这是值得每一个高净值人群进行思考的地方。
过去在国内,无论是房地产或者是炒股,都有太多赚钱的机会,而且整个经济在崛起中,每一位地方诸侯也好、企业家也好、或者做一些连锁店的也好,都有很多机会赚钱和发财。但是今天,这些机会已经饱和了。那么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必须进入一个对接全球高净值家族式的财富管理方式。我也不是家族财富管理的专家,我可能更多的针对我了解的领域做一些分享。
就像之前所说,在座各位的资产管理主要是房地产、炒股或做更多的公司。有些可能在考虑做天使投资,但是实际上,如果我们看全球的趋势,我今天想讲三大趋势,就是国内外的风投是怎么样赚钱,然后我们在国内应该怎么思考这个机会?第二,人的管理和投资的时代即将过去,机器人和智能的财富管理的时代将要开幕,我们要怎样捕捉这些机会?最后,高净值人群如果想要做天使投资,应该怎样思考会更好?
那么,我们看到今天的投资,不论百库里的高净值人群的白皮书里告诉我们说,这是按照数字说话,绝大多数的高净值人群还是按照不动产、存款、保险、金融投资,其他的呢,非常的少,艺术品,再下面的VC/PE只有20%。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担心的资产配置。那么这种传统的理财方式,还有把更多的钱注入你们公司,在今天这个面临各种挑战的经济介入新常态的前提之下,碰到各种问题,成长已经不再了。传统企业面临各种挑战、人民币在下跌、汇率在下跌,房地产风险很难评估,虽然,北上广在涨,但是整个房地产市场是否还能持续地涨多久?股市现在面临着各种挑战,我觉得每位高净值富人都应该重新思考,怎么样做这方面的配置。
高净值人群在碰到VC/PE时,第一个问题就是,多少年能能拿回来钱,第二个是,能不能保本。VC/PE的投资者不是这么思考的,VC/PE的增长不是每年10%、20%,而是40%、50%、80%,甚至更高。但是你的钱必须锁定5年,甚至在国外可以锁定12年。这种投资模式在过去不太被接受,但是现在必须得考虑,因为今天碰到各种金融问题。
那么VC/PE回报到底会有多高呢?我们也看到很多报告告诉我们说,即便是美国硅谷顶尖级的VC/PE,回报也就跟买股票差不多,那我们为什么要投VC/PE?但是这些报告非常不负责任地没有告诉我们,我们股票可以做一个基金、做一个指数,但是VC/PE绝对不是一个融资的问题。VC/PE这个问题呢,是非常少数的人、非常厉害的人赚特别巨大的回报。其他的人基本不赚钱。那么科技的VC/PE未来的机会会很大,因为今天他每一个市场开始饱和的时候,你必须要有技术的优势,比如说Google、BAT、Facebook的优势,才能够持续地赚钱。一个公司只是去做传统方面,或者是互联网APP之类的,已经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了。
从历史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仅仅在过去的五、六年,我们如果在国内投资的一个标准的传统企业,并没有赚什么钱。但是如果在美国,哪怕是你买高科技股票回报是更高的。当然,这只是一个二级市场。如果我们看过去的二级市场能够赚多少钱呢,在阿里、腾讯、百度,京东都是有特别巨大的回报。但是,现在我给大家分享一个事实,就是最好的公司已经不会在上市之后再让赚取更大的回报了。比如说,一些很好的公司上市之后,你能赚取很好的回报,但是现在你看,BAT的上市一个比一个的晚,腾讯上市的比较晚,你如果买他的股票,现在甚至赚个上百倍,在阿里现在已经赚不到了,京东赚不到,在百度或许能赚到一点。
所以,如果你要赚钱,不能够去思考等着它上市之后买它的股票,因为现在资本市场运作让一个高科技性公司在上市之前就让投资人赚饱了,赚了百倍千倍。然后再让股民最后一次来套现。所以这个游戏,我们如果要来玩的话,必须在上市之前来玩,所以这个也看到百倍千倍的回报,包括最近创新工场在对美图和megvii这家对人脸识别的投资,都是在非常早期时进入,在未上市就有巨大的回报。还有天使投资,很多人就会说,我赚了一百倍、一千倍甚至是一万倍,但是再一个问题就是,你投了多少钱?所以说,要赚钱尽可能的在一级市场就进入,别等到二级市场再进入。
国内市场当然有很多基金,但是要从国内找三个五个最牛的基金,给他们一些钱,分配一些钱,这种资产配置其实还是不够的。虽然我很愿意告诉大家国内基金是最棒的,但是说实在的,科技投资谁做的最好?还是硅谷的投资人做的最好。我认为,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人工智能、VR/AR、机器人、再加上物联网的第四重科技创业的浪潮的时候,硅谷的表现一定是非常棒的。
第一个建议,千万不要让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因为想要卖给你产品,导致信息的不对称让你买了他的基金。所以你的资产配置中,一定要有一些钱放在VC/PE中,国内放一些,国外放一些。要放就要放顶尖的,二流以下的就不要放了。
第二个建议,炒股该怎么炒?我个人在过去的两年中一般不买股票,我只买基金。但是,我过去两年都没有买过人管理的基金,为什么呢?因为人来做投资,越来越做不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做投资。人是非理性的,掌控部分信息,你可以想象,我们今天讨论的文本信息,一个人能读都少的信息,能把所有信息的都读完吗?能够看大妈的讨论吗?但是,大妈级别的投资人在网上社交的言论对投资特别重要。因为她是negative的,她们排斥什么,你要卖什么?所以这些信息都非常重要,那有没有人能够将这所有的信息全部读完?不可能!谁可以读完?只有机器人能够读完,所以机器人的投资讯号,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就是高净值人群赚钱的超级秘密。这两三年,我终于了解到,美国和中国这一类的量化基金,或者更进一步的量化+质化的机器人基金才是提供最高回报的可能性。
最后一个建议就是谈谈天使投资。天使投资其实真的很难赚钱,各位作为成功的商人或企业家,对于你们的领域你们是很懂的,但是对于陌生的领域是非常容易被忽悠的。尤其是在今天我们“双创”的环境之下,每个创业者都学会了三分钟讲一个动听的故事的时候,你作为外行人,就很容易被忽悠,很容易投那些口才很好却没有真材实料的公司。
所以作为天使投资人我给出两个建议:只直投你非常了解的行业,懂得甚至比创业者还多的行业领域,或者是你行业的上下游,这是个保守的做法;但是,如果说我赚了更多的钱要做更大的投资该怎么办呢?
我给的建议是,练练内功。因为作为非常专业的天使投资人是要学习很多东西的,像法务、财务、评估、项目,然后招团队,懂各个领域才能做好投资。天使投资的回报是很高的,前提是你很懂你投的那个领域。
以下为李开复内部演讲全文:
Pay It Forward
其实在第一届群英会毕业的时候,我也跟大家分享我的建议。我希望我们群英会是一个能够非常可持续的,非常长期的能够验证自己的价值的组织,而且是以公益的帮助人的心态来做有价值的事情。所以徐小平、蔡文胜跟我一起做这件事情也是希望这不是一次的培训,而是一个长久的甚至终生的合作。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有幸在我们自己的事业投资上达到了一些小小的成功,然后也非常愿意分享。那从你们的角度,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每个课程中得到了很好的知识和成长。我的一个建议就是,希望每一位都有一种pay it forward的thinking。Pay it forward 的意思就是说有人愿意来帮助你,你回报这个人,其实只是一个最基本的一个反应。但是其实一个人一生中会受惠于很多很多人,那么也应该有更多的机会来帮助更多的人。
所谓的pay it forward就是说,当我看到我能够帮助的人,我要不求回报的帮助他,当有人帮助了我,我要用这种心态去帮助更多的人。仅仅A帮了我,我帮了A,B没有帮我,我不帮他,这还是一个太简单的这种反应。我们pay it forward就是,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抱着这种心态,看到我能够帮助的人,我就会去帮助他,那么这样的话,就会病毒式的传播,让社会变得更好。
尤其是在创业领域,那些有经验的创业者真的才是能够帮助更多人的人,而你们正在成为有经验的创业者。这次你们可以看到,比如说王小川、比如说美图,还有在上次的北京有很多比你们多了五年或十年经验的创业者,他们的分享对你们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我也希望你们以后继续求教于这些真的有实战经验的人,虽然大佬是很好的拍照的对象,但是真的要求教的话还是实战经验。那你们也在成为这种未来的有经验的创业者,所以要用这种pay it forward的心态。有一部电影就叫pay it forward,是我特别喜欢的。
第二个建议就是建立你们彼此之间的友情,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创业这件事情其实是非常孤单的,因为出了挑战和问题,也不能都跟你的投资人说,然后公司出了什么挑战,也不能完全跟员工分享。比如说银行钱不够了发不出工资了,这个可不能马上告诉他们。所以其实创业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地方是需要宣泄的,是需要跟人交流的。那你们之间彼此能建立这样好的友情,其实就是可以彼此分享可以有人倾诉,然后有类似的体验可以彼此来学习。
另外我想你们在各种不同的领域,有些可能对把产品做大做流量做用户很有经验,有些可能对变现有特别的经验,有些可能懂娱乐圈跟网红,还有一些可能懂电商,那么这样的一个社交网络是特别有价值的。
我越来越发现我们投资的很多公司,其实有时候来找我们,并不见得是在他的领域我们比他懂的更多。我们真正比创业者多的,不见得是专业的知识或者战略或者产品或者技术,而是我们做了这么多投资,有很多的人脉,那我们会尽力的帮助你们。
但是你们彼此之间的人脉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以后可以终生使用的。在经过了这样一个班级学习成长还有各种我们所做的活动,我相信你们彼此之间会有非常强的信任,那么这个信任也是未来更多的彼此依靠的基础。所以无论是彼此的分享合作倾诉,或者是产业上下游之间还有对新的点子的碰撞,相信你们之间的友情都是终生的。
在资本寒冬中的几个建议
现在我们看到了所谓的资本寒冬,但是在这个资本寒冬中我想给你们几个建议。
一个是其实大家外部所传播的,资本寒冬到了,VC都度假去了,这个是不真实的。我们都还是在努力地工作,每天都还在看着好的项目。而且在今天碰到的各种资本挑战之中,我们最近还看到某一个中国的VC,对一个首次融资的什么都没有就是三个人的项目,开出了两千万美元的投资额,八千万美元的估值。可以看到只要你选的领域是重要的,然后创业者是明星级别的,那么其实没有什么资本寒冬。顶尖的创业者在顶尖的领域里面,融资方面一定是可以做到的。所以如果你今天面临挑战,那可能就是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怎么样去找到你的风口,怎么样找到你的机会,怎么样打造你的团队。这一次或下一次应该是没有任何担忧的,因为你已经能够进入这样的百中选一的顶尖的创业者群体,那么我相信你未来的道路一定是非常明朗的。
第二,如果真的资本碰到了挑战,其实现在真的是好好问自己:我还有多少钱,我真的需要花多少钱,怎么样能够开源节流,怎么样能够打平。我们其实投了一些公司,他们都在疯狂的扩张中,然后资金链碰到了一些挑战。那么我们其实在过去一年中帮了若干个这样的项目,去review他们的整个公司的资本结构和发展的方向。有些本来看起来非常明朗的业务,但是因为资本有了挑战,可能就需要去考虑,是不是只专注的做那几个现金流比较好的业务。还有我的团队是不是需要削减,把一个事情做好让自己现金流能变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寻求更多的投资和机会。所以有时候这些都是必须的,我们也非常开心地看到了有几个项目现在活得很好,开始走出困境。
最后我觉得,其实整个所谓的资本寒冬基本是个季节,任何的东西如果都是永远的在疯狂的成长,它一定是不持久的。无论是看股票市场或者是二级市场或者美股,它其实都是有春夏秋冬的。它有它的成长期有它的衰退期,然后有它的consolidation,之后建立了好的基础才会再往上走去。任何的产业任何的公司没有一个是永远疯狂的往上涨的,这个是不正常的。既然今天也许我们处于一个比较冬天的状态,那冬天之中呢,我们很确定的是春天也不会远。如果我们今天感觉有一些挑战,那未来一定会更好。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美国也有一些公司现在也有很多问题,全球这方面确实是有不少的挑战,甚至美国的独角兽也在被挑战中。但是我觉得我们做互联网相关行业的有一点可以很确定的就是:未来用互联网的人会更多还是会更少,未来好的软件会产生更大的价值还是更少,未来人工智能会帮助我们产生更多商业价值还是更少,未来好的娱乐内容会更多的人观看还是会更少。我相信我们会达到的一个共识就是,我们整个行业一定是非常看好的,也许暂时有一些春夏秋冬跌宕起伏,但是整个大方向一定是非常看好的。